close

從我的父親開始,一直到了我現在「子承父業」,繼續小提琴教學的事業,在這長達六十年的教學經驗累積之下,我們共同的結論就是"小提琴演奏能力的好壞取決於第一個老師"。大部分音樂班或音樂系的老師在接到新生的時候,最常碰到的問題是「學生的基礎不好」。每每要花至少三個月到一年不等的時間重新調整基礎;而學生們每換一次老師,姿勢就要重新改一次,這對師生兩造而言都是非常挫折的一件事。最糟的是花了很多時間調整,還不一定就可以把毛病根治。問題多半是出在一開始學琴的時候。如果剛開始學的時候基礎沒打好,姿勢沒有確實地要求、養成了一些不好的演奏習慣,那麼這些壞毛病就會根深蒂固融入學生的演奏方式(僵硬的姿勢和緊繃的動作是最常見的「疾病」)。這些長時間累積的習慣性動作,就像慢性病一樣難以根治。以我自己的所聞所見,有許多學生和演奏家就是因此無法更上層樓,許多有天分的人也因此無法成為優秀的演奏家。所以,不管我們學琴的動機為何,都不應該輕視提琴啟蒙教育的重要性。

一般家長在面對學琴這件事通常需要建立以下幾個重要的觀念:

一、找個好老師:一般人總覺得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只是要試試看,看看孩子有沒有興趣、有沒有天分,所以老師不用找太好的,先隨便找個音樂老師上上看,如果確定要好好學,到時候再找好一點的老師就好了。這是非常嚴重的錯誤,一個好的啟蒙老師可以為學生建立良好的基本姿勢,讓學生的玩琴之路可長可久,不適任的老師無法建立良好的基礎、放任學生養成壞習慣,使學生很快遇到瓶頸最後放棄。

我承認很專業的老師鐘點費頗高,一般家長在還沒有確定之前就要大筆的投資實在是不理性。不過仔細挑選老師絕對是必須的。不同於教授級動輒兩三千的鐘點費,許多音樂教室及個人工作室都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只要注意他們的學生發表會,如果學生們的演奏聲音整齊悅耳,大概就是不錯的老師。當然有經驗的老師鐘點費可能都在七八百以上,但若是貪便宜找了不適任的老師,那還不如一毛錢都不花-不要學。

二、循序漸進不求速效:提琴演奏是極為複雜的肢體運動,和所有的運動一樣,札實的基本動作是未來能夠深入發展的必要條件,因此,循序漸進的學習,一步一步鞏固基礎技巧是初期學習的關鍵重點,千萬不要因為教材程度簡單就小看了提琴演奏的難度。許多家長以為學習小提琴和學習管樂國樂一樣,兩三個月就可以參加團練演出,初期的小提琴學習比其他樂器困難得多,許多老師在學生剛剛開始學琴不久就遊說家長讓孩子參加表演和比賽,在基本姿勢都還沒固定的情況下就讓學生倉促上場,結果沒有時間鞏固基礎,壞習慣一養成,就變成一輩子都只能演奏殺豬的聲音,揠苗助長是短視近利的做法,家長們一定要有這樣堅定的觀念,並且避免和「好大喜功」的老師學習。

三、關心孩子的學習、參與孩子的學習,與孩子在音樂中一同成長:小提琴的演奏動作複雜,上課時老師交代的事項很多,小孩子不可能全部記住,一般學生在練習的時候更沒有辦法同時兼顧這麼多「注意事項」,如果練習時旁邊能有個人幫忙注意、時時提醒他遺漏的部分,這樣就可以大幅減少「越練越錯」的機會。最理想能夠執行「陪練」任務的人莫過於家長了,但是切記陪練的目的是「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提高練琴效率,而非「監督」小朋友是否有認真練習。家長應該跟著一起上課並詳實記錄上課情形,以方便陪練時提醒孩子該要注意的事項,免得學生一個禮拜後來上課時「面目全非」,甚至「倒退歸零」!

學樂器並不只是學習演奏,同時也是學習欣賞,因此家長應該將音樂欣賞帶入家庭生活,成為全家共同參與的休閒活動之一,一方面為孩子營造學習音樂的環境,一方面可以提高全家人的音樂素養,將來不會連自己小孩的演奏都聽不懂。

學習小提琴一定要重視基礎,好的開始奠定了無限發展的機會,先有正確的學習觀念才可以確保學習的過程不會偏差。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李瑄 小提琴
    全站熱搜

    Violinchi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