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的基礎」通常意指兩件事:姿勢標準與放鬆。一般的概念是說拉琴時一定要放鬆;要能夠保持放鬆,必須要建立「標準的姿勢」。但是,到底什麼是「標準的姿勢」?姿勢標準就一定是放鬆的嗎?其實我認為並沒有所謂「標準的姿勢」,如果有的話,小提琴的演奏傳統怎麼會有這麼多學派?每個人的身高體重不一樣、肌肉關節的軟硬靈活程度不同、手臂手掌手指等等也沒有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所以面對同樣的技巧,不同的人會使用不同的姿勢或動作去執行。在建立基本姿勢的時候,老師一定要「對於演奏技巧原理有充分的理解」。從最基礎的持琴、拿弓開始,所有的動作都有其基本的功能與運作原理;如果老師深刻地了解這些原理以及觀念,才能依照這些原則為學生尋找最適合的姿勢或運動方式。注意到學生是否有不尋常的體格,然後順著他們的體態去調整姿勢,讓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姿勢和拉法。將自己的姿勢強加在他人的身上,而且完全不考慮個人差別是很危險的

  「好的基礎」要注重如何維持身體的柔軟度和靈活度,不是只強調放鬆,而是讓身體所有的部位可以恣意地調整鬆緊:不論是使用哪一種姿勢或師承哪一個學派,在演奏上可以維持高度靈活性,可以依照演奏技巧的需求隨時調整;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保持著繼續進步的空間。

    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我所跟過的老師不下十位,但是我從來沒有因為換老師而必須從頭再開始。但是基礎打得好並不表示一輩子都不用再注意它。隨著年紀增長、技巧增進,我們的基礎姿勢都可能需要調整。我在不同的階段裡也曾經重新練習空弦、拉練習曲,但是並不是「改姿勢」,而是作調整,以期找到更好的聲音和更有效率、更靈活的動作。如果我在一開始學琴的時候就很用力地抓弓和持琴,那麼我的雙手必定無法像現在一樣地靈巧,可以在不同的把位變換姿勢。當一個人想練某個技巧或作某個動作,卻怎麼努力也不會進步的時候,才會體會到「基礎」的重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iolinchief 的頭像
    Violinchief

    李瑄的部落格

    Violinchi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