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一則新聞報導,指出在少子化的陰影下,許多校系都面臨招生不足的困境,但是卻有一些科系逆勢成長,其中漲幅最大的竟然是音樂系,這令我非常驚訝。我一直在音樂系任教,以往一直聽到系主任們在為此擔心,沒想到音樂系竟然拚到前面去了。不過畢竟報導的記者不是學音樂的,因此有些關鍵問題並未著墨。
最近幾年來我所任教的幾個音樂系並沒有招生不足的現象,但是明顯有平均程度下滑的狀況。尤其是這兩年,許多音樂系的新生裡面,非音樂班的學生增加了,甚至多過音樂班畢業生。這個現象就很明顯了,就是音樂系的新生人數量沒有減,但是學生的組成背景已經改變了,這一點新聞記者並沒有去探討。
在訪問幾個招生成果不錯的學校裡面,基本上可以歸納出幾個成功因素:1.降低入學門檻, 2.改變招生方式, 3.調整課程內容
降低入學門檻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這樣招生人數很容易就滿額,因為把以前進不來的學生都收進來了,但是這種措施伴隨著嚴重的副作用,因為許多學生的基本能力還處於未經訓練的狀況,導致學生的程度落差懸殊,造成許多老師教學困難。因此呈現學生平均素質下降的現象。這種"降價求售"的方法顯然是短視的,如果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這樣只會把自己的系搞爛搞臭,這樣的作法只能是暫時的,不可持久。
有幾個學校的招生思維改變了,因為較偏遠的音樂系不可能有條件和都會區的前三志願學校搶學生,因此在選材上脫離了原本術科聯招的模式,採用自己的招生方式來挑適合自己學校的學生來念。比如說讓考生寄自己的演奏影片來申請,而且內容完全不規定形式與曲目,讓考生自己表現他最拿手的項目。我覺得這樣的形勢也是一種創舉。因為音樂天分並不侷限在主副修樂器演奏和視唱樂理聽寫,許多素人音樂家都非常優秀,但是因為沒有接受過音樂班式的訓練,就與音樂深造絕緣了。現在這種類似選秀的評量方式就可以讓他們充分發揮所長,至於理論和其他需要的音樂基礎技能可以進學校以後再補強。當然,用這種方式進到音樂系的學生,是否能適應傳統音樂系的課程壓力,那就要看學校是否有星硬的輔導機制或課程調整了
也有些學校已經看到音樂市場的轉變,針對性地開設實用性高的課程,並且引導一些不適合走演奏路線的學生往音樂教育、音樂科技、錄音工程、樂器維修、多媒體應用、行政管理等方向學習與發展。這樣的音樂系課程很快就會得到學生的認同,消息傳開之後自然有許多人願意來報考。但是一般的音樂系規模不大,專任教授群的樹兩有限,能否因應多元需求開課、甚至投入大筆的經費購置設備與場地,都不是能夠立即轉變的。
台灣的音樂系實在太多了,但是大多數音樂系的課程看起來都是一樣的,差別只有授課老師不同而已。如果音樂系本身不能夠檢討並且轉型,很快就要撐不下去了。許多人說學音樂沒出路,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古典音樂"的市場確實在衰退,但是大家並沒有因此不聽音樂吧?可不式只有"古典音樂"才是音樂,除了古典音樂以外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其他的音樂,需要音樂的人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音樂人可以發揮的領域處處都有,音樂系應該要突破自己的思考框架去制定真正能夠啟發學生的課程,激發學生創新、幫助學生精進自己的特長,而不是狂逼沒有演奏天賦的學生練琴。
每個音樂系應該要認真地檢視自身的條件,了解能夠招到什麼類型的學生,在四年類如何幫助這些學生、啟發這些學生,並且讓這些學生畢業後真正學有所長,能夠很有自信地追求夢想。曾經有個在系辦工作的行政人員說:我們系上開的課不是看學生需要什麼,而是看老師會什麼。這樣的時代過去了!身為老師也必須與時俱進,不能與現實脫節。音樂系的課程"內容多元化"、走向"特色教學",將是不能扭轉的趨向,誰能及早適應並轉型,誰就能提早"脫離苦海"!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