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次評入學考和術科期末考的時候都要哀嘆學生不重視基本功,音階琶音老是拉得七零八落。大部分的學生都排斥練習音階琶音,雖然已經屢屢強調音階琶音是練習曲子的基礎,學生們還是感受不到音階琶音跟音樂有什麼關係。

學生不愛練音階,因為它枯燥乏味,看起來沒有什麼用。確實,以目前一般的器樂教學(尤其是絃樂)的過程中,練音階是練音階,練曲子是練曲子,教材與教學的過程並沒有把音階的練習和樂曲的實際應用連結在一起,因此,不用練音階也可以一個音一個音地把曲子硬K起來,之後,練音階對學生來說只是用來應付考試而已。為了"導正視聽",我要在這裡舉出音階琶音到底跟樂曲有什麼關聯。

練習音階是為了孰悉調性。舉例來說,一首G大調的生日快樂歌就是由G大調裡面的音符組成,所以一個對樂器還不太熟的人就會先熟悉G大調的指法,之後在演奏生日快樂歌就流暢得多。另外,如果對各個調的音階都很孰悉,那麼在轉調或移調時就可以直接轉換指法,免去算音符的麻煩。這種模式在移調樂器非常普遍,但是我們絃樂是C調概念,所以在練音階的時候常常用死背的方式,練曲子之前也不先走相關調性的音階熟悉調性,因此我們在演奏曲子的時候是沒有調性感的。用音階用得很多的人-以貝多芬為例,他的小提琴協奏曲裡面就有一大堆音階:如下圖譜例,第一樂章在獨奏一出來的那個八度音分解和弦之後就是一連三個下行音階,而且是D大調的音階:

 

Screenshot_20180307-205639.jpg

 

如果先練習幾次D大調音階再拉奏這個開頭的片段,就會很清楚地發現貝多芬不過是用D大調上下來回跑來跑去而已,哪裡需要一個音一個音地練習呢?

另外一個音階使用很氾濫的例子就是柴可夫斯基。我最熟的第五號交響曲裡面到處都是音階。不僅僅是樂句充滿音階,不同的樂器聲部還此起彼落地演奏音階,如以下的譜例,第一樂章第41小節,豎笛與低音管其奏的主題旋律即是一個e小調音階從主音到下屬音的上行又下行。

 

柴501.jpg

 

下一段主旋律換成弦樂演奏,原來的豎笛與低音管則利用e小調的旋律小音階來伴奏插花:

 

柴502.jpg

 

不知道有多少人用這種方式去了解音樂的構成?如果學生們懂得去感受樂曲之中的調性,利用練習音階時所用的指法,曲子會變得容易很多,那麼音階就變成必須要熟練的基本能力,不是嗎?

另外,在小提琴技法裡面最常使用的就是琶音,琶音其實就是分解和弦。所有的小提琴曲裡面不管難易都免不了。從小學生常常演奏的阿考萊(Accolay Violin Concerto)、白里奧(Beriot Violin Concertos) 到浪漫派聖桑、維尼奧夫斯基、帕格尼尼等等,他們的炫技曲裡面常常都是拿琶音出來混長度的!

舉個例子,Paganini Caprice No. 24這首變奏曲的最終段落Finale,根本就只有拿A大調和A小調的主和弦硬撐完15個小節,這個段落的指法只需要去查一查你音階琶音教本裡面的指法,直接套用上來就完成了,根本不用練!

20180424_150256.jpg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就是Weiniawski的Scherzo and Tarantella,其中很困難的一段,快速三連音緣滑奏,需要流暢快速,而且音準不容易演奏好,關鍵點就在那幾個縱橫三個八度的分解和弦,仔細一看,不就是C大調和G大調的第一組琶音嗎?不管譜上寫什麼指法,演奏者直接套用自己練音階琶音的指法就可以了。

Weiniawski 2.jpg

除此之外,還有許許多多的樂曲都大量使用音階琶音,只要先把音階琶音練熟,懂得從中察覺這些音階琶音的存在,就可以大量縮減練習時間,提高練習效率。

arrow
arrow

    Violinchi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