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現在很多小提琴學生都沒有養成固定練習的習慣。大部分的小提琴學生都只有在"需要練習的時候"才練習。在一般人的觀念裡,練琴是為了練習一首曲子,或是為了準備一個表演,抑或是準備考試而練,沒有比賽、表演、考試的時候就不練琴了。這樣的觀念很糟糕,如果只是業餘愛好者也就算了,可是這個觀念現在似乎已經擴及音樂專業領域的學習者,怪不得現在音樂班音樂系學生的程度走下坡,因為大家都把學樂器當成念學科:功課做完就好了。

殊不知想要當提琴家音樂家是需要生活在音樂裡的。如果你們念音樂系跟念一般科系一樣,覺得應付完學校的課業和考試,畢業以後就可以應徵交響樂團或是音樂科班老師的工作,這樣真的會讓人笑掉大牙的!音樂的藝術性需要陶冶,演奏的技術需要不間斷的淬鍊,這些都需要很長時間養成。學音樂跟練功夫一樣,需要"蹲馬步",在練功夫裡面蹲馬步是第一門基本功,要天天蹲,而且蹲很久,這一步做得越札實,體力越好、下盤越穩,練招式的時候越容易使力。練提琴也是一樣,基本姿勢要標準、固定,基本的運指、運弓要確實,這些基本動作必須天天練、年年練,長期累積下來所發出的聲音才會札實、靈活。說真的,有"功力"的人光是拉一聲空絃就跟一般人不一樣了。

我已經很久沒有碰過有固定在練練習曲的學生,現在的學琴市場太遷就"買方",只想拉曲子,不想"練功",家長覺得練那些沒用,又不好聽,為什麼不能用曲子練技巧?就是因為這樣,有許多的基本動作和技巧沒有生根,造成後面進階技巧沒辦法做。許多的練習曲有它在技巧鍛鍊上的針對性,必須集中、反覆且長時間規律地重複這些動作,才能慢慢"內建"為下意識可以操控的動作,如此才能結合其他動作組合成更艱難的技巧。現在大學音樂系的學生沒辦法拉雙音音階就是最好的例子,碰到三度雙音就完蛋,這樣怎麼拉多聲部的曲子?甚至連幾個連續的和絃都拉不完全。這樣的能力想當提琴家豈不是痴人說夢!

練習,必須是有系統、固定、規律且長期的。簡單的說,同樣練習30個小時,練十天每天三小時的效果絕對強過三天每天練十小時。就跟養生做運動一樣,固定天天做,數十年如一日,身體自然勇健。如果每天練一小時的慢速的音階琶音,專注在音準、音色的穩定度、按指動作的規律、換把位的放鬆靈活等等重點,當作拉琴的熱身運動,持續五年、十年,基本技巧的功力自然可以累積起來。我自認右手技巧不錯,就是歸功於天天練習五種基本弓法,持續了五年所得來的成果。要說有多辛苦其實也沒有,不過是每天多花了20分鐘而已啊!

想要拉得一手好琴,長期、規律的練習是必須的。不要再用短視的方法,靠曲子、比賽做目標來練琴,要用五年、十年的長遠目光來安排所有該學習的進度才是對的。

arrow
arrow

    Violinchie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